后来者的自信: 第四代CS55PLUS给10万级SUV一记“直拳”

  • 2025-09-27 23:01:05
  • 684

如果说十年前的自主SUV还在合资阴影下小心翼翼地寻找生存空间,那么今天的长安,显然已经换了一副姿态。

9月25日,第四代CS55PLUS正式登场,这一次它不是在强调“便宜大碗”,而是带着“智能”和“全球”两个标签,给整个10万级SUV市场补上了一脚重拳。

过去,智能驾驶几乎是新能源车的专属噱头,燃油车似乎只能在动力和空间上打打性价比,但第四代CS55PLUS直接撕开了这层固有印象——在不到10万元的门槛里,它做到了“行泊一体”和自动换道超车,这种配置以前只在二三十万的车型里才能看到。

也就是说,它用实际产品力把“智能”从奢侈品变成了家常便饭。

长安的这步棋,不只是技术上的炫技。CS55系列自2017年问世以来,已经在55个国家留下了百万用户的足迹。无论是中东的高温还是俄罗斯的极寒,甚至是墨西哥的高原路段,它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如今第四代产品把“天枢智能驾驶辅助”塞进10万级SUV,既是对海外溢价市场的呼应,也是在国内市场重新树立标杆。

更有意思的是,这一次长安并没有单点突破,而是全域铺开。车机能接入大模型AI,和你聊天、规划路线都不在话下;APA泊车辅助能在35秒内把车塞进标准车位,哪怕是单侧35厘米的窄位也能搞定;动力上则是新蓝鲸发动机加上iEM智慧能量管理,1500转就能迸发出310N·m的扭矩,一箱油轻松跑到1000公里,这些功能拼在一起,让“新实用主义”这个词变得不再抽象。

市场层面看,第四代CS55PLUS的到来,势必会让合资品牌的日子更难过。合资10万级SUV还在纠结用不用电子手刹的时候,长安已经把540°全景影像、18项智能预警和制动功能全系标配。

更讽刺的是,在海外市场,这款车的售价动辄是国内的两三倍,甚至中东地区高达45万人民币,国产车在国内卷价格、在海外卷价值,这种“反差”本身就说明了自主品牌的底气。

所以,这一代CS55PLUS不只是一次产品迭代,更是长安在燃油车智能化赛道上的一次自我声明:新能源我有布局,燃油车同样能打破天花板;对消费者来说,它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选择——用10万元的预算,享受过去20万元才能拥有的体验。对行业来说,它则是又一次让“合资沉默”的案例。

可以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第四代CS55PLUS都会是10万级SUV市场的参照物。它不只是一台车,更是一个问题:在长安已经把智能普惠到这个价位之后,其他厂商还能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