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阿里接连出手! AI眼镜能成为爆品吗?
- 2025-08-02 07:08:42
- 901
中新经纬7月31日电(谢婧雯)刚刚闭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上,AI眼镜(智能眼镜)展台成为最热门的打卡体验地之一。“29日下午,大会展览接近结束,展位依然挤满了人。”一家中国AI眼镜参展商的工作人员对中新经纬说。
展台之外,阿里巴巴发布了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的技术研发进展。前有小米,后有阿里,今年以来,AI眼镜赛道涌入众多参与者。大厂接连下场,会不会催热AI眼镜成为像智能手机一样的终端爆品?
大厂入局
中泰证券今年3月发布的行业点评报告提到,传统手机厂商、互联网大厂、AR/VR厂商、AI眼镜创企和跨界企业五方势力云集,加速合作与布局,“百镜大战”已经打响。据行业研究咨询网站智研咨询,预计2025年将有更多的大厂入场竞争,推动Al眼镜的发展趋向成熟。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6月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和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分别为148.7万台、49.4万台,同比增长82.3%、116.1%。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451.8万台,中国市场将达到290.7万台,同比分别增长42.5%和121.1%。
据了解,夸克AI眼镜计划在2025年年内发布。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智能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在WAIC2025期间对中新经纬表示,人工智能在经历了飞速技术迭代后,已经实现了从文本智能到多模态融合的范式迁移、从屏内智能到穿戴智能的转变。“我们认为,AI眼镜会是穿戴智能方向最重要的产品形态,它将会成为人类另一双‘眼睛’和‘耳朵’。”
宋刚提到,AI眼镜作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将会催生个人数据量的急剧爆发,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重要的个人移动入口。其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眼镜处于人类头部的生态位,而头部设备可以捕获80%以上的人体感知输入;其次,它具有极强的场景穿透能力,能同时覆盖办公、生活以及移动场景。
大厂做AI眼镜有何优势?宋刚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生态的联合,构建起了覆盖搜索、导航、支付、商旅等垂直场景的AI能力矩阵,突破了AI眼镜当前面临的生态困境。具体来看,联合高德地图,AI眼镜可以完成骑行、步行场景下的导航指引;联合支付宝,AI眼镜能够直接扫码支付;联合淘宝,AI眼镜具备商品搜索比价功能;联合飞猪,AI眼镜可以加入商旅行程提醒……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向中新经纬表示,大厂在AI眼镜赛道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其强大的生态与品牌整合能力、可支撑眼镜研发的AI能力与平台以及具备优势的供应链。
智能眼镜厂商Rokid全球开发者生态负责人赵维奇在WAIC2025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更多大厂的加入对整个行业是有益的,有助于提升公众对这类产品的认知度,推动市场发展。他认为,目前市场上AI眼镜差异化明显,各有特色,丰富的选择降低了用户门槛。
WAIC2025期间AI眼镜吸引观众争相体验
刘兴亮认为,大厂入局正在真实推动AI眼镜从小众市场走向大众消费市场。他提到,小米、阿里都陆续公布新研发的AI眼镜,华为之前亦尝试进入此赛道,“AI眼镜成为终端爆品”正在发生。
价格是影响智能眼镜普及的重要因素。从一些产品的当前售价看,RAY·BAN(雷朋)官网显示其AI眼镜定价在299美元~379美元(折合人民币2151元~2726元)间;Rokid于去年11月发布的RokidGlassesAR+AI眼镜定价2499元;小米最新推出的AI眼镜标准版售价1999元。
AI眼镜未来将成超级助理?
平安证券分析师在其近日的AI系列专题报告指出,AI智能眼镜是继手机之后最重要的AI硬件载体,其性能在听觉、视觉和舒适度方面因AI技术得到显著提升,应用场景多元化进展明显。产品在运动、通勤等场景具备替代手机潜力。
一位购买了小米AI眼镜的相机博主曾对中新经纬介绍,AI眼镜的最大价值就是解放双手。平时工作,无论他随身带了多少台手机、相机,都有可能在需要拍照时“没手”操作,这时如有AI眼镜便可通过语音呼唤拍照。他认为,带拍照功能的智能眼镜会是未来影像记录的一种重要工具。
但从使用体验来看,该博主表示,目前AI眼镜距离“电影里的超级智能生活助理”还有一定距离。他在使用摄像头内置的AI眼镜时,如若想让其导航还是需要先解锁手机,拍照时要等AI眼镜联网思考语义。而从画质上来看,AI眼镜仍无法比过专业设备。
在社交平台上,中新经纬发现,AI眼镜的使用体验分享贴中,眼镜的续航性能和画质清晰度被用户吐槽频率较高。
中新经纬走访北京一家商场的小米实体店了解到,目前其售卖的AI眼镜主要具备拍图翻译、识别食物卡路里和动物、调节镜片颜色等功能,用户使用方式主要为语音唤醒或点击镜角按钮。店员介绍,电量饱和状态下,该AI眼镜大概可连拍40张~50张照片。
大厂加入“百镜大战”后,AI眼镜能否真正成为智能助理?
刘兴亮表示,让AI眼镜更加智能化的总体发展方向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让智能眼镜的AI助理功能持久且实时可用,目前还需要继续增强其续航、人脸识别、记忆助理能力,使其能够全天候智能辅助。同时,智能眼镜的交互方式须更加自然,当前AI眼镜主要依赖语音和手势交互,未来或可演进为腕带sEMG、脑机接口等低摩擦输入。
在宋刚看来,一副“超级眼镜”,应当是个真正的随身超级助理。从行业发展来看,他认为,目前AI眼镜还未普及,行业仍处于初期阶段,产品体验仍然存在不够智能、续航短、不够舒适美观等不足。正因如此,阿里巴巴希望通过自身的研发投入,依托在高端硬件领域的多年积累,以及夸克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所研发的多模态及垂直领域AI能力,结合夸克的个人数据处理能力,打造真正实用好用的AI眼镜。“我们希望通过生态构建,以及与合作伙伴的协同,推动产业链各方共同努力,将AI眼镜真正带入大众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