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新势力财报盘点: 后浪赶超前浪

  • 2025-09-08 07:51:47
  • 843

近日,随着蔚来公布今年二季度财务数据,“蔚小理零小”这五家造车新势力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成绩单悉数出炉。这其中,理想盈利领先但销量增速亮红灯;零跑扭亏为盈上调全年销量目标;小鹏亏损持续收窄有望四季度盈利;小米汽车业务临近盈亏平衡;蔚来销量好转但盈利依然承压。

在车市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零跑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半年答卷。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零跑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1%;净利润0.3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利润转正;汽车毛利率达到了14.1%,同比增长13%。

零跑汽车扭亏的关键还是在于销量的破局。今年上半年,零跑累计交付了22.17万辆,同比大涨155%,夺得新势力销冠。这背后,零跑C10、C11、C16、T03四款车累计贡献超7成市场份额。基于超出预期的表现,零跑将全年目标销量上调50万-65万辆。同时,据零跑副总裁李腾飞透露,零跑要在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盈利,争取实现5亿-10亿元的净利润。而在刚刚过去的7-8月,零跑连续2个月销量突破5万辆,频频创下历史新高。

不难看出,当下的零跑成了新势力中最风光的车企。然而,尽管零跑已迈入盈利阵营,但因其走的是性价比路线,这也决定其后续盈利规模的攀升并不容易。据了解,最高端的D系列车型,最快将在今年10月进行首次公开亮相,首款新车将预计明年第一季度上市。届时,新车的市场表现将成为零跑冲击高端成败的关键。

今年上半年,小鹏财报表现亮眼,多项核心指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数据显示:小鹏上半年总收入340.9亿元,同比大涨132.5%。其中,汽车销售收入312.5亿元,同比增长152.8%;汽车毛利率达到12.6%,连续8个季度改善;净亏损11.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收窄;现金储备达到了475.7亿元。

销量的持续增长是小鹏营收水平改善的重要支撑。2025年1-6月,小鹏共交付19.7万辆,逼近20万辆,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销量。这背后,走高性价比路线的小鹏MONA M03和小鹏P7+是绝对的销量主力。此外,与大众的合作也让小鹏在今年上半年的服务及其他收入达到了28.3亿元,同比上涨了23.3%。

董事长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明确表示,公司将在今年四季度实现首次季度盈利。目前,30万级豪华智能轿跑全新小鹏P7已经正式上市,官方表示新车大定量超越爆款MONA时期,可见其热销程度。而定位40万级的小鹏增程版X9将于第四季度量产,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高价值车型的到来,也加大了小鹏实现四季度盈利的可能性。

小米汽车的财报继续延续了过往的惊艳表现。2025年1-6月,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达398.43亿元,同比大涨200%,占小米集团总营收的17.5%,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387亿元。此外,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约达24.8%。

交付量的快速增长同样是支撑小米智能电动汽车收入增长的最大功臣。今年上半年,小米汽车交付达到15.7万辆。7月和8月,小米汽车的销量数据又连续2次突破3万辆。与此同时,小米汽车的单车平均售价已经从23.83万元提升至25.36万元,环比增长6.4%,这将持续优化小米汽车的盈利能力。小米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目标在下半年实现单季度或单月盈利,但受汽车业务累计投入逾300亿元的影响,整体盈利还需时间,目前仍处于亏损的大投入阶段。

另外,他还指出,当下小米汽车最重要事的仍是交付手里的订单。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小米两款车型的未交付订单已经超过40万辆。官网显示目前YU7标准版的交付周期为55-58周,而高配版本等待的时间也要40周。不过,据供应链消息称,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将新增8万辆年产能。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米汽车的产能压力。

尽管蔚来的业绩出现改善,但盈利的压力依然不小。2025年上半年,蔚来实现营收310.4亿元,同比增长了13.49%;净亏损117.32亿元,同比扩大了14.67%;毛利率9.07%,同比增长1.11%。

销量方面,蔚来上半年累计交付了11.41万辆,同比增长30.6%。这其中,蔚来本品牌共交付7.44万辆,乐道品牌交付了3.19万辆,萤火虫品牌交付7843辆。有舆论指出,上半年整体来看,蔚来销量规模的增长还远未达到自身的盈亏平衡点。

官方称,净亏损扩大的背后是受销售成本和各项费用高企的影响,包括在推出多款下沉产品后,其车辆毛利率有所下降。不过,蔚来董事长李斌曾表示,将在今年四季度挑战盈利。但以蔚来当前的局面,他也坦言四季度盈利挑战非常大。为此,蔚来董事长李斌提出,努力将今年第四季度的销量提升至5万辆的月交付量。

不久前,乐道L90和新一代蔚来ES8陆续入市,市场表现均较好。据悉,乐道L90在首个完整交付月实现超过1.05万辆,成为蔚来旗下最快破万的车型,而新一代蔚来ES8的预定情况优于同期的乐道L90。这两款车型是否能帮助蔚来四季度实现盈利,很快就会有答案。

理想的盈利能力依然领先一众新势力,但其销量增速却开始放缓。2025年1-6月,理想营收561.7亿元,同比下滑2%;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3%。这其中,理想在第二季度营收302.46亿元,同比下滑4.5%;净利润10.97亿元,同比微跌0.4%。

销量方面,理想汽车上半年销量20.39万辆,仅同比增长7.9%。到了7月和8月,理想的单月销量更是都同比下滑了4成。

市场表现不佳也让官方下调了第三季度的业绩指引。数据显示:理想给出的销量指引区间为9万-9.5万辆,同比减少37.8%-41.1%。收入预计在248亿-262亿元之间,同比下滑38.8%-42.1%。

增程市场红利殆尽、纯电市场尚未起势,使得理想难以维持过去的高增长。不过,手握千亿资金让理想有了更多翻盘的机会。据理想董事长李想称,理想i8稳定后月销目标为6000辆,而接下来即将上市的理想i6稳定后月销目标为9000辆-10000辆。

从目前的情况看,理想在纯电赛道上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是否能达到目标,还很难说。

总结

就目前而言,盈利成了大多数造车新势力集体追求的目标。这其中,小鹏靠低价车型实现回血后要靠高端车型完成造血,在第四季度走向盈利;蔚来则需要凭借性价比车型在第四季度达到单月销量5万辆进而实现盈利;小米汽车虽有望在单月或单季度实现盈利,但眼前的难题依然是产能。此外,已经实现盈利的零跑还面临着“守住盈利、扩大规模”的难题,而理想亟需靠纯电解困。